mb等于多少gb

时间:2024-02-08 20:22:48编辑:简云君

之前有一篇《16GB iPhone 生存指南》很火,文中作者教你如何在信息量爆炸的当下,怎样用 16GB 的本地「小口袋」来满足无穷无尽的需求。

iPhone SE 16GB. 图片来自:Techcrunch.

几年之后,「16」这个数字升级到了「64」。虽然 iPhone 的容量扩大了 4 倍,但似乎并没有给使用带来 4 倍的富裕,反而更捉襟见肘了。

难道手机容量也「通胀」了?

iPhone XS Max 512GB.

不仅 iPhone 的起始容量从 16GB 提升到 64GB,最大存储容量也升级到了 512GB。而 Android 阵营也是如此,512GB 容量存储已算是旗舰的基本操作。

近年也不乏有配备 1TB 的豪华别墅版的手机出现,博得了不小的眼球。似乎手机的存储量级马上就要迈入 TB 级的门槛了。

iPhone 13 Pro Max 渲染图.

台湾分析机构集邦科技针对新 iPhone(暂且叫 iPhone 13)预测了七个趋势,其中一条就是 Pro 系列最高的容量依旧会是 512GB,也正是这条预测引起了热议。

一方认为最高 512GB 容量不够用,需要 1TB。另一方则表示 64GB(128GB)都没装满,大容量 iPhone 没必要。

「512GB 装不下我的音乐」

实话实说,在看到不少人说 512GB 容量不够用时,我也比较纳闷他们的手机都存了些什么。

毕竟在我这里,双持 64GB iPhone 和 256GB Android,大概用去了 200GB 的本地存储,其中 Android 设备还存了几部影片。以现在的状态存满 512GB 还是有些挑战的。

但对于一些专业用户,或特殊需求来说,512GB 确实小了。

新 iPad Pro 容量的上限都已经提升到 2TB,而同样以 Pro 为后缀,具有专业摄录性能的 iPhone,最高容量仍然停留在 512GB,就有点不够极致和专业了。

专注生产力的 iPad Pro 12.9

「倘若 iPhone 13 Pro Max 最高容量还是 512GB 的话,我就不打算花钱从 iPhone 11 Pro Max 512GB 升级了」,这是 Macrumors 论坛中的一位用户的观点。

iPhone 现在可以拍摄 4K 60fps 视频和 ProRAW 格式的照片,前者一分钟的长度即可占去 0.5GB,而后者一张可能在 25MB 左右。对于一些创作者来说,可能一个项目的素材就把 512GB 的 iPhone 装满了。

除了这些专业用户,一些普通用户同样也向往着超大容量的 iPhone。

喜欢把照片全部本地存储,有着海量无损音乐且喜欢离线,不喜欢定时清理相册视频,上述的三种情况可以概括普通用户对大容量 iPhone 的需求。

另一方面,iPhone 容量不断翻倍,小容量显得不够用,也有一定的客观因素。

移动互联网内容的繁荣,几年前的 720P 算是高清,而现在遍地都是 2K、4K,几年前几百兆的手游算是大制作了,而如今随便一个手游的更新包就要几个 GB,容量自然也就不够用了。

Senser Tower 统计了美国 App Store 下载前十 App 所占容量的变化,平均五年增加了四倍,从 2016 年的 550MB 提升到现在的 2.2GB,这还不算 App 们产生的缓存容量。

国内比较耳熟能详的例子就是「小而美」了,算上「文稿和数据」的话,轻松就占去了 10GB 的容量。

「有云,谁需要大容量呢?」

相反,认为超大容量用处不大的,多是因为 iCloud 云存储。

「我的 64GB iPhone 只用了 38GB,但我用掉了 2TB 的 iCloud」。

他们表示不需要大容量本地存储的同时,往往都在为 iCloud、Dropbox 或 Google 等其他云服务付费。若没有云存储做后盾,那他们一定会自建 NAS 来扩展存储。

另一方面,为了应对过多 App 占用了本地存储,苹果为 iOS 设计了「卸载未使用 App」的功能。它可以自动移除未使用的 App,但会保留「文稿和数据」,当需要重新安装后,即可恢复。

「卸载未使用 App」的功能算是 64GB iPhone 的一大生存法宝。「智能卸载功能让手机看起来有无限的存储空间」,这是小容量 iPhone 用户对它的赞美。

5G 网络下的理论最高下载速率其实已经超过现在存储的写入速度,如此来说,从云端取回数据,跟从本地读取数据其实体验相差不大。

更别说,本地存储中数据有着更高的风险。万一 iPhone 丢失,照片、视频、歌曲都会成为「浮云」了。

另外,在消费行为上,1TB iPhone 的存在也会满足一些消费者「买最大、最好、最高配」的心理。倘若不是囊中羞涩,你我都会去选择最高配的 iPhone,但这并不会代表你我能用得完 512GB、1TB 的超大容量。

迈过 1TB 存储的硬件门槛

曾经的坚果 R1 推出过 1TB 存储容量的版本,它达到 1TB 容量的方法是通过两个 512GB 闪存组合实现,售价定为 8848 元。推出 1TB 版本的目的是为了 TNT 的移动办公。

再往前推一年,2019 年的三星 Galaxy S10+ 也推出过 1TB 存储版本,而它则更为纯粹一些,内置了三星的一块 1TB 的 eUFS2.1 闪存,由此定价达到万元级别。

相对于坚果 R1 的拼接方案,三星则更接近于「炫技」,或许是受限于成本和市场因素,后续的三星旗舰机就再没出现过 1TB 的版本。

不过,大容量的 UFS 存储技术并没有停滞,去年三星、铠侠均对外发布了 UFS 3.1 的 1TB 存储产品,目前已开始投产。但到目前为止,采用 UFS3.1 存储的 Android 阵营,并没有出现 1TB 存储容量的产品。

相反,厂商们开始转向更大容量的内存上,一口气提升到 18GB 之大,目的是能够提供更好的多任务运行体验,减少杀后台的现象。

搭载 18GB 运存的腾讯 ROG 游戏手机 5

除了硬核的提升内存容量,一些厂商也着重在内存技术上下功夫。像是 OPPO 就推出了「内存扩展」方案,可以调用一部分存储空间作为内存使用,以缓解大内存的需求。

由此来说,即使供应链能够量产 1TB 容量存储,但以厂商的角度,在成本很高的容量存储上投入,从而产出超高价格的产品,可能并不会有着很好的结果。

1TB 容量的需求,一方面来自于少量专业用户的需求,另一方面是源于小部分消费者的虚荣心,很难带来大规模的买单。更何况现在 512GB 容量的 iPhone 已经超过万元,1TB 容量的定价实在是不敢想。

另外,经过多年的市场教育,用户逐步依赖于 iCloud,习惯将数据上传至云端。同时 5G 时代的到来,让网速不再是阻碍云存储体验的瓶颈,大容量的「离线」需求已经逐步成为小众的选择。

而目前阻碍我们用回小容量 iPhone,似乎只剩下日益「膨胀」的 App 们了?

上一篇:北京到成都高铁

下一篇:热门韩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