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基因

时间:2024-02-14 06:46:31编辑:简云君

线粒体脱氧核糖核酸(mtDNA或mDNA)是位于真核细胞内线粒体、细胞器中的脱氧核糖核酸,能将食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细胞可以利用的形式——三磷酸腺苷(ATP)。线粒体DNA只是真核细胞中的一小部分;大多数的脱氧核糖核酸可以在细胞核中找到,在植物和藻类中,也可以在质体如叶绿体中找到。

在人体中,线粒体基因的16,569个碱基对只编码37个基因。人类线粒体DNA是人类基因组中第一个被测序的重要部分。在包括人类在内的大多数物种中,mtDNA通常只从母亲那里遗传。然而,在特殊情况下,人类婴儿有时会从他们的父亲和母亲那里继承mtDNA,导致mtDNA的异源性。

由于动物mtDNA进化得比核遗传标记更快,所以mtDNA代表了系统发育学和进化生物学的支柱。它还允许检查人口的关联性,因此在人类学和生物地理学中变得很重要。

起源

细胞核和线粒体的脱氧核糖核酸被认为是不同的进化起源,mtDNA是从被当今真核细胞的早期祖先吞噬的细菌的环状基因组中衍生出来的。这个理论被称为内共生理论。每个线粒体估计包含2-10个mtDNA拷贝。在现存生物体的细胞中,线粒体中存在的绝大多数蛋白质(哺乳动物中大约有1500种不同类型)是由细胞核脱氧核糖核酸编码的,但是其中一些(如果不是大多数的话)的基因被认为最初是细菌来源的,后来在进化过程中被转移到真核细胞核中。

线粒体保留一些基因的原因是有争议的。在一些缺乏基因组的线粒体衍生细胞器物种中的存在表明,完全基因丢失是可能的,将线粒体基因转移到细胞核有几个优点。 将远程生产的疏水蛋白产品靶向线粒体的困难是为什么一些基因保留在mtDNA的一个假设;氧化还原调节的共定位是另一个例子,引用了对线粒体机制进行局部控制的可取性。最近对大量mtDNA基因组的分析表明,这两个特征可能决定线粒体基因的保留。

线粒体遗传

在大多数多细胞生物中,mtDNA是从母亲那里遗传的(母系遗传)。其机制包括简单稀释(一个卵子平均含有200,000个mtDNA分子,而据报道健康的人类精子平均含有5个分子),精子mtDNA在男性生殖道和受精卵中的降解;而且,至少在一些生物体中,精子mtDNA不能进入卵子。不管是什么机制,这种mtDNA遗传的单亲(单亲遗传)模式存在于大多数动物、植物和真菌中。

母系遗传

在有性生殖中,线粒体通常只从母亲那里遗传;哺乳动物精子中的线粒体通常在受精后被卵细胞破坏。此外,大多数线粒体位于精子尾部的底部,用于推进精子细胞;有时在受精过程中尾巴会丢失。1999年,有报道称父系精子线粒体(含有mtDNA)被标记了泛素,以便于它们随后在胚胎内部破坏的选择。一些体外受精技术,特别是将精子注入卵母细胞,可能会干扰这一过程。

线粒体DNA是母系遗传的这一事实使得系谱研究人员能够追溯到很久以前的母系谱系。(父代遗传的Y染色体脱氧核糖核酸以类似的方式用于确定父系历史。)这通常是通过对高变控制区(HVR1或HVR2)进行测序,有时对线粒体的完整分子进行测序,作为一种系谱测试,在人类线粒体上完成的。 例如, HVR1由大约440个碱基对组成。将这440个碱基对与其他个体(特定人群或数据库中的受试者)的相同区域进行比较,以确定母体谱系。通常,与修订后的剑桥参考序列进行比较。Vilà等人发表了追踪家犬母系血统的研究。线粒体夏娃的概念是基于同样类型的分析,试图通过及时追踪血统来发现人类的起源。

mtDNA是高度保守的,其相对较慢的突变率(与微卫星等其他脱氧核糖核酸区域相比)使其有助于研究生物的进化关系——系统发育。生物学家可以确定并比较不同物种之间的mtDNA序列,并利用这些比较为所研究的物种构建进化树。然而,由于突变率较低,通常很难在很大程度上区分密切相关的物种,因此必须使用其他分析方法。

线粒体瓶颈

受单亲遗传且几乎没有重组的实体可能会受到穆勒棘轮效应的影响,即有害突变的累积,直至功能丧失。动物线粒体群体通过被称为mtDNA瓶颈的发育过程来避免这种情况。瓶颈是利用细胞中的随机过程,随着生物体的发育,增加细胞间突变负荷的可变性:具有一定比例突变mtDNA的单个卵细胞因此产生不同细胞具有不同突变负荷的胚胎。细胞水平的选择可以去除那些具有更多突变mtDNA的细胞,导致世代间突变负荷的稳定或减少。瓶颈背后的机制是有争议的 ,最近的数学和实验元研究为细胞分裂时mtDNA的随机分配和细胞内mtDNA分子的随机周转提供了证据。

父系遗传

普利茅斯石鸡中发现了雄性线粒体DNA遗传。 证据也支持一些哺乳动物雄性线粒体遗传的罕见例子。具体来说,在老鼠身上存在记录在案的事件,雄性遗传的线粒体随后被排斥。在绵羊和克隆牛中也发现了这种在, 克人类中罕见的已有记载的男性线粒体遗传的病例。尽管其中许多病例涉及克隆胚胎或随后父本线粒体的排斥,但其他病例记录了在实验室条件下的体内遗传和持久性。

在双壳类软体动物中观察到mtDNA的双单亲遗传。在这些物种中,雌性只有一种F型的mtDNA,而雄性的体细胞中有F型的mtDNA,但生殖细胞中还有M型的mtDNA(差异可达30%)。在一些昆虫中还报道了父系遗传的线粒体,如果蝇 、蜜蜂、和周期性蝉。

线粒体捐赠

一种被称为线粒体捐献或线粒体替代疗法的体外受精技术,可以从捐献的女性身上获得含有mtDNA的后代,从父母身上获得核基因。在纺锤体转移过程中,卵子的细胞核被插入到捐献女性的细胞质中,捐献女性的细胞核被切除,但仍含有捐献女性的mtDNA。然后复合卵子与男性精子受精。当有遗传缺陷线粒体的女性希望生育和生产具有健康线粒体的后代时,就会使用这种方法。第一个因线粒体捐赠而出生的已知儿童是一对约旦夫妇于2016年4月6日在墨西哥出生的男孩。

结构环形与线性

在大多数多细胞生物中,mtDNA(或称有丝分裂基因组)被组织成环状、共价闭合的双链脱氧核糖核酸。但是在许多单细胞生物体中(例如纤毛虫四膜虫和绿藻莱茵衣藻),在极少数情况下也在多细胞生物体中(例如在某些刺胞藻属物种中),mtDNA被发现为线性组织的脱氧核糖核酸。大多数线性线粒体DNA拥有不同复制模式的端粒酶非依赖性端粒(即线性脱氧核糖核酸的末端),这使它们成为有趣的研究对象,因为许多具有线性mtDNA的单细胞生物是已知的病原体。

哺乳动物

在人类线粒体的脱氧核糖核酸中(可能在一般后生动物中),每个体细胞通常有100-10,000个独立的mtDNA拷贝。在哺乳动物中,每个双链环状mtDNA分子由15,000-17,000个碱基对组成 。mtDNA的两条链通过它们的核苷酸含量来区分,富含鸟嘌呤的链称为重链(或称H链),富含胞嘧啶的链称为轻链(或称L链)。然而,这些链的标记混乱是普遍的;这种混乱似乎源于1999年一篇有影响力的文章中将大多数编码链确定为重链。轻链编码28个基因,重链编码9个基因,总共37个基因。在这37个基因中,13个用于蛋白质(多肽),22个用于转移核糖核酸,两个用于核糖体核糖核酸的大小亚基。人类线粒体基因组包含重叠基因(ATP8和ATP6以及ND4L和ND4),这是动物核基因组中罕见的特征。37基因模式也见于大多数后生动物,尽管mtDNA体型范围更大,在某些情况下,这些基因中有一个或多个缺失。

剑桥人类线粒体基因参考序列的37个基因及其位置基因类型结果位置

在有丝分裂基因组中

结构MT-ATP8蛋白质编码三磷酸腺苷合酶,Fo亚基8(复合物ⅴ)08,366–08,572 (与MT-ATP6重叠)LMT-ATP6蛋白质编码三磷酸腺苷合酶,Fo亚基6(复合物ⅴ)08,527–09,207 (与MT-ATP8重叠)LMT-CO1蛋白质编码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1(复合物ⅳ)05,904–07,445LMT-CO2蛋白质编码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2(复合物ⅳ)07,586–08,269LMT-CO3蛋白质编码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3(复合物ⅳ)09,207–09,990LMT-CYB蛋白质编码细胞色素b(复合物三)14,747–15,887LMT-ND1蛋白质编码NADH脱氢酶,亚单位1(复合物1)03,307–04,262LMT-ND2蛋白质编码NADH脱氢酶,亚单位2(复合物1)04,470–05,511LMT-ND3蛋白质编码NADH脱氢酶,亚基3(复合物1)10,059–10,404LMT-ND4L蛋白质编码NADH脱氢酶,亚单位4L(复合物ⅰ)10,470–10,766 (与MT-ND4重叠)LMT-ND4蛋白质编码NADH脱氢酶,亚基4(复合物1)10,760–12,137 (与MT-ND4L重叠)LMT-ND5蛋白质编码NADH脱氢酶,亚单位5(复合物1)12,337–14,148LMT-ND6蛋白质编码NADH脱氢酶,亚基6(复合物1)14,149–14,673HMT-RNR2蛋白质编码Humanin——MT-TA转移核糖核酸tRNA-丙氨酸(丙氨酸或丙氨酸)05,587–05,655HMT-TR转移核糖核酸tRNA-精氨酸(精氨酸或精氨酸)10,405–10,469LMT-TN转移核糖核酸tRNA-天冬酰胺05,657–05,729HMT-TD转移核糖核酸tRNA-天冬氨酸(Asp或D)07,518–07,585LMT-TC转移核糖核酸tRNA-半胱氨酸05,761–05,826HMT-TE转移核糖核酸tRNA-谷氨酸(谷氨酸或谷氨酸)14,674–14,742HMT-TQ转移核糖核酸谷氨酰胺04,329–04,400HMT-TG转移核糖核酸tRNA-甘氨酸(甘氨酸或甘氨酸)09,991–10,058LMT-TH转移核糖核酸tRNA-组氨酸12,138–12,206LMT-TI转移核糖核酸tRNA-异亮氨酸(异亮氨酸或异亮氨酸)04,263–04,331LMT-TL1转移核糖核酸tRNA-亮氨酸(亮氨酸或亮氨酸)03,230–03,304LMT-TL2转移核糖核酸tRNA-亮氨酸(亮CUN或亮)12,266–12,336LMT-TK转移核糖核酸tRNA-赖氨酸(赖氨酸或赖氨酸)08,295–08,364LMT-TM转移核糖核酸tRNA-甲硫氨酸(蛋氨酸或蛋氨酸)04,402–04,469LMT-TF转移核糖核酸tRNA-苯丙氨酸(苯丙氨酸或苯丙氨酸)00,577–00,647LMT-TP转移核糖核酸tRNA-脯氨酸(脯氨酸或脯氨酸)15,956–16,023HMT-TS1转移核糖核酸tRNA-丝氨酸(丝氨酸-UCN或丝氨酸)07,446–07,514HMT-TS2转移核糖核酸tRNA-丝氨酸(丝氨酸-AGY或丝氨酸)12,207–12,265LMT-TT转移核糖核酸tRNA-苏氨酸(苏氨酸或苏氨酸)15,888–15,953LMT-TW转移核糖核酸tRNA-色氨酸(色氨酸或钨)05,512–05,579LMT-TY转移核糖核酸tRNA-酪氨酸(酪氨酸或酪氨酸)05,826–05,891HMT-TV转移核糖核酸tRNA-缬氨酸(缬氨酸或缬氨酸)01,602–01,670LMT-RNR1核糖体核糖核酸小亚单位:SSU (12S)00,648–01,601LMT-RNR2核糖体核糖核酸大亚单位:LSU (16S)01,671–03,229L在植物中

真菌和植物中mtDNA基因的含量和大小存在很大差异,尽管似乎所有真核生物中都存在核心基因子集(除了少数完全没有线粒体的基因)。一些植物物种有巨大的线粒体基因组,mtDNA二裂蝇子草含有多达11,300,000个碱基对。令人惊讶的是,即使是那些巨大的mtDNA,也含有与具有小得多的mtdna的相关植物相同数量和种类的基因。黄瓜线粒体的基因组由三条环状染色体组成(长度分别为1556、84和45千碱基),它们在复制方面完全或很大程度上是自主的。

在原生生物中

迄今为止测序的最小线粒体基因组是恶性疟原虫的5967 BP mtDNA。

基因组多样性

线粒体基因组中有六种主要的基因组类型,根据它们的结构(例如圆形与线形)、大小、内含子或质粒样结构的存在以及遗传物质是单一分子还是同质或异质分子的集合进行分类。

动物

动物细胞中只有一种线粒体基因组类型。这种基因组通常包含一个环形分子,其遗传物质(1型)的含量在11-28 kbp之间。

植物和真菌

在植物和真菌中发现了三种不同的基因组类型。第一种类型是环状基因组,含有内含子(类型2),长度范围为19-1000 kbp。第二种基因组类型是环状基因组(约20-1000 kbp),也具有质粒样结构(1 kb)(类型3)。在植物和真菌中可以找到的最终基因组类型是由同源的脱氧核糖核酸分子组成的线性基因组(类型5)。

原生生物

原生生物包含最多样的线粒体基因组,在这个王国发现了五种不同的类型。植物和真菌基因组中提到的2型、3型和5型也存在于一些原生生物中,两种独特的基因组类型也是如此。这些独特类型中的一种是环状脱氧核糖核酸分子的异质集合(类型4),而另一种是线性分子的异质集合(类型6)。基因组类型4和6的大小各为1-200 kbp。

内共生基因转移,即线粒体基因组中编码的基因转移到细胞主基因组的过程,可能解释了为什么像人类这样更复杂的生物比像原生生物这样更简单的生物具有更小的线粒体基因组。

基因组类型类型内含子大小形状描述1动物不11–28 kbp环形单分子2真菌,植物,原生动物是19–1000 kbp环形单分子3真菌,植物,原生动物不20–1000 kbp环形大分子和小质粒样结构4原生生物不1–200 kbp环形异质分子群5真菌,植物,原生动物不1–200 kbp线性的同质分子群6原生生物不1–200 kbp线性的异质分子群复制

线粒体脱氧核糖核酸由脱氧核糖核酸聚合酶γ复合物复制,该复合物由一种由聚乙二醇基因编码的140千道尔顿催化脱氧核糖核酸聚合酶和两种由聚乙二醇基因编码的55千道尔顿辅助亚基组成。复制子机制由脱氧核糖核酸聚合酶、闪烁蛋白和线粒体单边带蛋白组成。TINKING是一个解旋酶,在5 '到3 '方向展开dsDNA的一小段。所有这些多肽都编码在核基因组中。

胚胎发生期间,mtDNA的复制从受精卵母细胞到植入前胚胎受到严格的下调。mtDNA每细胞拷贝数的减少在线粒体瓶颈中发挥了作用,利用细胞间的变异性来改善破坏性突变的遗传。在胚泡阶段,mtDNA复制的开始是滋养外胚层细胞特有的。相反,内部细胞团的细胞限制mtDNA复制,直到它们接收到分化为特定细胞类型的信号。

转录

在动物线粒体中,每一条脱氧核糖核酸链都被连续转录并产生一个多顺反子核糖核酸分子。在大多数(但不是全部)蛋白质编码区之间,存在tRNAs。在转录过程中,tRNAs获得它们特有的被特定酶识别和切割的L形。通过线粒体核糖核酸加工,单个核糖核酸、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序列从初级转录物中释放出来。折叠tRNAs因此充当二级结构标点。

突变和疾病敏感性

mtDNA因其邻近呼吸道而特别容易受到呼吸链产生的活性氧的影响,这一概念仍有争议。 mtDNA积累的氧化碱基损伤不比核脱氧核糖核酸多。据报道,至少某些类型的氧化脱氧核糖核酸损伤在线粒体中比在细胞核中修复得更有效。 mtDNA包装的蛋白质似乎和核染色质的蛋白质一样具有保护作用。此外,线粒体进化出一种独特的机制,通过降解过度受损的基因组,然后复制完整/修复的mtDNA,来维持mtDNA的完整性。这种机制不存在于细胞核中,并且由线粒体中存在的mtDNA的多个拷贝来实现。mtDNA突变的结果可能是某些蛋白质编码指令的改变,这可能对机体代谢和/或健康有影响。

遗传疾病

线粒体DNA突变可导致多种疾病,包括运动不耐症和卡恩斯-塞尔综合征(KSS),这会导致一个人丧失心脏、眼睛和肌肉运动的全部功能。一些证据表明,它们可能是衰老过程和与年龄相关的病理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在疾病的情况下,细胞中突变mtDNA分子的比例被称为异源性。异源性的细胞内和细胞间分布决定了疾病的发作和严重程度 ,并受到细胞内和发育过程中复杂随机过程的影响。

线粒体tRNAs的突变可能导致像MELAS和MERRF综合征这样的严重疾病。

编码线粒体所用蛋白质的核基因突变也可能导致线粒体疾病。这些疾病不遵循线粒体遗传模式,而是遵循孟德尔遗传模式。

用于疾病诊断

最近,mtDNA的一个突变被用来帮助前列腺活检阴性的患者诊断前列腺癌。

与衰老的关系

尽管这个想法有争议,但一些证据表明衰老和线粒体基因组功能障碍之间有联系。本质上,mtDNA的突变打破了活性氧产生和酶清除活性氧(通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等酶)之间的平衡。然而,一些增加蠕虫体内活性氧产生的突变(例如,通过降低抗氧化防御)会增加而不是减少蠕虫的寿命。此外,裸鼹鼠,老鼠大小的啮齿类动物,寿命是老鼠的八倍,尽管与老鼠相比,它们的抗氧化防御能力降低,对生物分子的氧化损伤增加。曾经,人们认为有一个正反馈回路在起作用(“恶性循环”);随着线粒体脱氧核糖核酸积累自由基引起的遗传损伤,线粒体失去功能,自由基泄漏到细胞质中。线粒体功能下降会降低整体代谢效率。 然而,这一概念最终被证明是不成立的,因为它证明了被基因改变以加速积累mtDNA突变的小鼠确实会过早衰老,但是它们的组织不会像“恶性循环”假说所预测的那样产生更多的活性氧。支持寿命和线粒体基因之间的联系,一些研究发现线粒体基因的生化特性和物种的寿命之间有关联。正在进行广泛的研究,以进一步调查这一联系和对抗衰老的方法。目前,基因治疗和营养补充是正在进行的研究的热门领域。Bjelakovic等人分析了1977年至2012年间共涉及296,707名参与者的78项研究结果,并得出结论,抗氧化剂补充剂既不能降低全因死亡率,也不能延长寿命,而其中一些,如β胡萝卜素、维生素E和更高剂量的维生素A,实际上可能会增加死亡率。

神经退行性疾病

mtDNA损伤增加是几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特征。

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的大脑在核基因和mtDNA的氧化基因损伤水平都有所提高,但是mtDNA的水平比核基因高大约10倍。有人提出衰老的线粒体是阿尔茨海默病中神经退行性变的关键因素。

在亨廷顿氏病中,突变亨廷顿蛋白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包括抑制线粒体电子转运、活性氧水平升高和氧化应激增加。突变亨廷顿蛋白促进对mtDNA以及核脱氧核糖核酸的氧化损伤,这可能导致亨廷顿氏病病理。

脱氧核糖核酸氧化产物8-氧代鸟嘌呤(8-氧代)是一个公认的氧化脱氧核糖核酸损伤的标记。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通常修复脊髓运动神经元mtDNA区8-氧代脱氧核糖核酸损伤的酶受损。 因此,运动神经元对mtDNA的氧化损伤可能是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病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mtDNA碱基组成与动物寿命的相关性

在过去的十年里,由瓦迪姆·弗赖菲尔德教授领导的以色列研究小组已经表明,mtDNA碱基的组成和特定动物物种的最大寿命之间存在着非常强而显著的相关性。正如他们的工作所证明的那样,mtDNA鸟嘌呤+胞嘧啶含量越高,动物物种的最长寿命就越长。另一个惊人的发现是,mtDNA(CG%)与最大寿命的相关性独立于众所周知的动物物种代谢率与最大寿命之间的相关性。mtDNA气相色谱%和静息代谢率以倍增的方式解释了动物物种最大寿命的差异(即物种最大寿命=它们的mtDNA(CG%) *代谢率)。为了支持科学界对mtDNA特征和动物寿命进行比较分析,建立了一个名为MitoAge的专门数据库。

与非典型脱氧核糖核酸结构的关系

缺失断点经常出现在显示非典型(非B)构象的区域内或附近,即发夹、十字形和苜蓿叶形元素。此外,有数据支持扭曲螺旋的内在弯曲区域和长G-4分体参与引发不稳定事件。此外,在GC偏斜区域和简并序列基序YMMYMNNMMHM的附近一致观察到较高的断点密度。最近(2017年)发现,迄今为止测序的所有有丝分裂基因组都含有十字形脱氧核糖核酸形成所需的许多反向重复序列,这些基因座在复制起点、D环和茎环中特别丰富。

用于识别

核基因是从父母双方遗传的,基因在重组过程中会重新排列,与此不同,mtDNA的母体和后代之间通常没有变化。尽管mtDNA也重组,但它是通过在同一线粒体内复制自己来重组的。正因为如此,也因为动物mtDNA的突变率高于核基因的突变率, mtDNA是通过女性(母系血统)追踪祖先的有力工具,并被用于追踪数百代以来许多物种的祖先。

(动物的)快速突变率使mtDNA有助于评估一个物种内个体或群体的遗传关系,也有助于识别和量化不同物种之间的系统发育。为此,生物学家确定并比较来自不同个体或物种的mtDNA序列。来自比较的数据被用于构建序列之间的关系网络,该网络提供了对从中提取mtDNAs的个体或物种之间的关系的估计。mtDNA可以用来估计近亲和远亲物种之间的关系。由于mtDNA在动物中的高突变率,密码子的第三个位置变化相对较快,从而提供了关于密切相关的个体或物种之间遗传距离的信息。另一方面,mt蛋白的取代率非常低,因此氨基酸变化积累缓慢(在第一和第二密码子位置有相应的缓慢变化),因此它们提供了关于远亲物种遗传距离的信息。因此,分别处理密码子位置间置换率的统计模型可用于同时估计包含近缘和远缘物种的系统发育。

1996年,在田纳西州诉保罗·韦尔一案中,线粒体DNA首次被美国法庭接受为证据。

在1998年美国法院审理的宾夕法尼亚联邦诉[帕特里夏·林恩·罗勒案中,线粒体DNA第一次被宾夕法尼亚州接受为证据。该案件出现在真实犯罪剧系列《法医档案》(第五季)第五季第55集。

线粒体脱氧核糖核酸首次被美国加州接纳为证据,是在2002年大卫·韦斯特菲尔德在圣地亚哥成功起诉7岁的丹妮尔·范·达姆(Danielle van Dam)绑架和谋杀案中:线粒体脱氧核糖核酸被用于人类和狗的身份识别。这是美国第一次接受犬类基因的试验。

理查三世国王的遗体是通过比较他的mtDNA和他姐姐的两个母系后裔来鉴定的。

历史

20世纪60年代,马吉特·纳赛尔和西尔万·纳赛尔通过电子显微镜发现线粒体内的脱氧核糖核酸是脱氧核糖核酸敏感线,艾伦·哈斯布勒、汉斯·图皮和戈特弗里德·沙茨通过对高度纯化的线粒体部分进行生化分析发现了线粒体脱氧核糖核酸。

线粒体序列数据库

已经建立了几个专门的数据库来收集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和其他信息。尽管它们中的大部分集中在序列数据上,但也有一些包含系统发育或功能信息。

AmtDB:古代人类线粒体基因组数据库。InterMitoBase:人类线粒体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注释数据库和分析平台。(显然上一次更新是在2010年,但仍然可用)线粒体断裂:线粒体基因断点数据库。鱼类线粒体基因组数据库。 另见卡瓦特霍恩(Cawthorn)等人。有丝分裂:后生动物线粒体基因组比较数据库。有丝分裂原:后生动物中核编码线粒体基因及其产物的资源。线粒体植物:绿色马缨丹线粒体微卫星数据库。有丝分裂2.0:后生动物线粒体基因组比较和进化分析的数据库。线粒体突变数据库

有几个专门的数据库报告了人类线粒体基因的多态性和突变,以及对其致病性的评估。

缓解措施:对导致人类线粒体蛋白编码基因非同义替换的所有核苷酸变化的预先计算的致病性预测的集合 [3]。有丝分裂图:人类线粒体基因多态性和突变的概要[4]。

上一篇:反倾销

下一篇:往生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