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三省面积

时间:2024-03-04 04:14:01编辑:简云君
知识点1、东北地区的气候、地形

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东四盟,土地面积145万平方公里。

东北地区地跨中温带、寒温带,为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东北地区的西部是高原山地(大兴安岭),中部东北部是平原(东北平原),周围山地环绕(小兴安岭、长白山),森林资源丰富。

图1 东北地区的地形

2、作物的熟制

我国划分了5个温度带1个高原气候区。不同温度带的热量不同,生长期不同,耕作制度和作物种类也会有差别:

①热带:一年三熟,种植水稻、甘蔗、天然橡胶等;

②亚热带:一年两到三熟,种植水稻、冬小麦、玉米、棉花、油菜等;

③暖温带: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种植冬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

④中温带:一年一熟,种植春小麦、玉米、大豆和甜菜等;

⑤寒温带:一年一熟,种植春小麦、马铃薯等;

⑥高原气候区:部分地区一年一熟,种植青稞等。

图2 温度带与作物的熟制

例题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2012年12月1日~2013年4月15日的气温距平图、降水距百分率图(即气温、降水与该地同期多年平均值的偏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气温、降水与常年同期比较的差异情况。

(2)春季回升后,图中哪个区域的洪涝最严重?并分析原因。

(3)结合东北地区的作物熟制、耕地类型,分析图示气温、降水状况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答案:(1)①气温偏低,由东向西的偏低值逐渐增大,西部偏低值最大达4℃以上;②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多,由东北向西南增大,西南部偏多值达1~2倍。

(2)西部平原地区。该区域气温偏低,降水偏大,因此冬季积雪增加。由于地势平坦,因此积雪融化后地表流水不畅。

(3)①东北地区一年一熟,春季气温偏低导致春播推迟,生长期缩短;②东北地区以旱地为主,土壤含水量大,难以耕作,不利于作物生长。

精讲精析:(1)分析气温与降水的差异。①气温和降水的差异,从分布、数值两方面来作答;②左图为气温,均为负值(即气温偏低),并且自东向西偏低值逐渐增大,西部偏低值最大可达4℃以上;③右图为降水,大部分为正值(即降水偏多),并且自东北向西南逐渐偏多,偏多值最大可达1~2倍。

(2)分析春季的洪涝灾害。①东北地区有两个汛期,春汛(积雪消融)、夏汛(降水)。春汛主要是由于气温回升,积雪消融,河流流量增大;②图中的西部平原地区,气温降低、降水增多,因此冬季的积雪会更多,春季气温回升时,积雪消融量变大,河流流量会更大。并且平原地区排水不畅,因此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3)分析气温降水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①东北地区的作物一年一熟,春播秋收,因此春季气温偏低,会导致春播的推迟,缩短作物的生长期(或者作物更容易受到秋、冬的冻害);②东北地区以旱地为主,春季积雪融水增多,土壤含水量增加,不利于耕种,也不利于作物的生长。

总结东北的农业

本节例题的难度适中,解题思路为:①从分布和数值,分析气温、降水的差异;②分析气温和降水对积雪的影响,进而分析对河流流量的影响(春汛),分析哪个地区容易产生洪涝(气温低、降水多、地势平坦);③根据作物的熟制,分析气温降低对春播的影响(推迟);根据耕地类型,分析降水增多对耕种的影响(不利于耕种)。

东北地区,可以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

①耕作农业区。分布在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主要种植玉米、大豆、小麦、水稻等。

②林业和特产区。分布在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区,其中长白山盛产鹿茸、人参等,延边盛产苹果梨,辽南盛产苹果。

③畜牧业区。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主要有羊、牛、马,其中三河牛、三河马、东北红牛最为出名。

图3 东北地区作物的分布

【每晚20:00,每日一题,学好地理】

上一篇:世界第四大经济体

下一篇:3尺等于多少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