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鸭,雏鸭有哪些主要的生理特点?

时间:2023-10-16 02:47:47编辑:简云君

1,雏鸭有哪些主要的生理特点?

雏鸭的生理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刚出壳的雏鸭体小、娇嫩,全身是绒羽,自身调节体温的能力较弱,很难适应外界温度的变化,需要人工保温。二是消化器官容积小,消化机能尚不健全,要有一个逐步锻炼的过程,要喂给容易消化的饲料。三是生长发育极为迅速,4周龄时比初生重增加20多倍,7周龄时增加约60倍,体重达到3千克以上。需要丰富而全面的营养物质,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要求。四是抗病机能尚不完善,易得病死亡,需要特别注意防疫卫生工作。由于有这些生理特点,雏鸭刚孵出时很脆弱,适应能力很差,因此,培育雏鸭必须十分耐心细致,需要精心的饲养和管理,它直接影响到育雏成活率的提高、后备种鸭的生长发育以后种鸭产蛋情况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是整个养鸭生产中关键的一环,应当尽量满足雏鸭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条件。

2,雏鸭有哪些生理特点?

4周龄以内的小鸭称为雏鸭,这一阶段是鸭一生中最先接触外界环境、并且又是生长最快的时期。培育出发育良好的健壮雏鸭,与以后的产蛋率和健康状况有很大的关系,雏鸭的生理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体温调节能力差 雏鸭出壳时间不长,绒毛稀短,自身调节体温的机能较差,不能抵御低温环境,应创造合适的环境温度,进行适当保温。(2)消化器官容积小 雏鸭消化器官尚未经过饲料的刺激,容积很小,贮存食物的能力有限,消化机能尚未健全,应有一个逐步锻炼的过程。在管理上应少喂多餐,给予营养丰富而易于消化的饲料。(3)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较差 雏鸭刚从蛋壳中孵化出来,各种生理机能都比较弱,十分娇嫩,对外界环境也很陌生,在管理上应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4)代谢机能旺盛,生长速度快 雏鸭生长很快,尤其是骨骼的生长更快,4周龄时的体重为初生重的11倍左右,所以需要丰富的营养物质,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的要求。(5)抵抗力差,易得病死亡 雏鸭需加强饲养管理,应特别注意做好卫生防疫工作。

3,雏鸭怎么养?

雏鸭饲养管理1、雏鸭选择育雏的季节须仔细考虑,特别是稻鸭共栖模式,应选择最佳的育雏季节,以取得最好的生产效果和经济效益。稻鸭共栖的鸭苗主要是春雏和夏雏,秋雏和冬雏不作选择。①春雏指3-5月份孵出的雏鸭。春季气候逐渐回暖,阳光充足,对雏鸭生长有利,成活率和强健率高,到中鸭阶段,由于气温适宜,舍外活动时间长,体质好,生长增重快。稻鸭共栖的鸭苗应选择春雏,育雏结束正好与水稻栽插相衔接。不过春雏须注意做好保温工作,而且春季多雨高湿,气候多变,疾病容易入侵,处于炎热夏季的育成期要做好防暑遮荫等工作,所以管理须仔细认真,把各方面的工作都做得充分和完善。②夏雏指6-8月份孵出的雏鸭。此时高温高湿,雏鸭食欲差,生长发育受影响,成禽的生产力较低,且防暑降湿工作量大。不过,夏雏一般不需供热保温,作肉用商品鸭时只要适当做好防暑工作,饲养成本不会很高。③秋雏、冬雏秋雏是指9-10月份孵出的雏鸭。冬雏是指11-12月份孵出的雏鸭。与水稻种植在季节上不相适应。2、育雏方式根据现有鸭舍的具体情况,可采取多种育雏方式。针对稻田养鸭的具体情况,应集中育雏后,再分散下田放牧。介绍其中几种方式:①平面地面育雏即直接在鸭舍地面上铺厚垫料,如刨花、粗木削、干禾草、干砂等,在其上育雏,定期清理更换垫料,使之保持清洁干燥,此法简单易行,成本不高,但不易控制疾病,育雏效果一般。②半地半网育雏即鸭舍1/3地面铺设离地网面,另外地面不铺网,只铺垫料。饮水全部放置在网上,这样舍内地面保持干燥。注意斜面坡度须小于250。此法成本适中,且利于清洁工作,效果较理想,所以比较常用。③纸箱育雏利用普通大一点的硬纸箱,将雏鸭养于其中。此法在暖和天气时不用热源供温,可自温育雏,大大降低保温费用,且简单易行,投资小。但须注意保持干燥、卫生和通风,常在纸壁凿孔以通气,需适时分群转移,随着雏鸭逐渐长大,逐步将部分鸭移出至其它纸箱或育雏舍,使其饲养密度适中并逐渐脱温。因此法受天气影响较大,工作繁杂,育雏数量有限,适合小规模养殖。3、饮水和饲料①饮水雏鸭出壳后24小时内一定要饮到水,一般做法是,将雏鸭放入1厘米深的浅水盆中几分钟,让雏鸭湿脚和饮水,即通常所说的“点水”。水质必须新鲜、清洁、水温接近室温,随着日龄的增加,雏鸭的饮水量加大,经常清洗饮水用具和换掉脏的饮水,装入新鲜的水。②开食在雏鸭出壳后24-28小时内,当全部雏鸭饮到水后,让雏鸭开食。最迟也不能超过36小时。雏鸭开食后的最初几天,应采用“少喂多餐”制,即每天喂7-8次不等,每次喂量很少,但须保证雏鸭吃饱。以后让雏鸭自由采食,自由饮水,晚上不设人工光照。③饲料饲喂雏鸭饲料宜新鲜、清洁、营养、颗粒大小适中、适口性好、易于消化的饲料。雏鸭在10-15天期间,每羽鸭用全价饲料500克分供食,在饲喂过程中拌加少量米饭。然后,用米饭加稻谷、碎玉米等谷物类饲料喂到体重75克以上,可放入大田。4、一般管理①通风  绝大多数开放式鸭舍是以调节舍内的温度和湿度为主要标准来进行通风换气的,靠开闭门窗的多少和开闭时间的长短来控制通风。窗户应设在高处,即使风吹不到鸭身,又利于排除较热较轻的废气。同时,防止贼风和温度波动引起雏鸭感冒和生长不良。

4,雏鸭怎么养殖呢?

1.做好育雏前的准备工作。首先要备足新鲜优质的全价饲料。其次,育雏室、饲养用具和必要设施要配备齐全,保证每羽雏鸭都能吃到饲料和饮水。再次,育雏室、饲养用具等要用2%烧碱水进行消毒,干燥后用清洁水冲洗干净。最后,育雏室熏蒸消毒。2.先饮水后开食。雏鸭出壳后没有饥饿感,在出壳后24小时后雏鸭绒毛已干,活泼好动,常发出“嘎嘎”的叫声,并开始活动互啄,这时就要先喂水后开食。若雏鸭精神倦怠,眼睛半开半闭,不愿活动,此时已超过开食时间。雏鸭开食过早,容易损伤消化器官,影响雏鸭健康;开食过迟,营养供应不上,不利于生长发育。因此,雏鸭开食的最好时间是在出壳后14—24小时之间。要先饮水再开食。在饮水中加适量葡萄糖或维生素C,能促进肠胃蠕动,清理肠胃,促进新陈代谢,加速吸收剩余卵黄,增进食欲,增强体质。若在饮水中加入1%。的高锰酸钾,还可起到肠胃消毒作用。3.把握饲喂方法与次数。雏鸭的消化机能不健全,故而饲喂雏鸭时,每次不宜过多,只喂六七成饱,若一次喂得过饱,易造成消化不良,雏鸭胃肠容积小,而消化速度快,如果喂食次数过少,使雏鸭饥饿时间长,就会影响雏鸭的生长发育。14日龄内的雏鸭在自由采食的情况下,采食的食糜5分钟就可达到十二指肠。2小时开始排粪,4小时排空,喂食间隔时间超过4小时,雏鸭就处于饥饿状态。一般地说,雏鸭越小,食量越少,喂食次数越多。在育雏初期要做到少喂料、勤添料,日喂6—8次,加喂夜餐1—2次,以促使雏鸭活动。4.注意保温。温度是培育雏鸭的主要技术措施,只有温度适宜,雏鸭的体热消耗少,生长发育快,成活率才高。1—3日龄32—34℃,4—6日龄28—30℃,7—10日龄24—26℃,11—13日龄20—22℃。温度逐渐降低,每天温度变化不超过2℃。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升温或降温要以雏鸭的行为表现为准,尽量满足雏鸭对最佳温度的要求。如在温度过低时,雏鸭怕冷,会靠近热源扎堆,互相取暖,往往造成压伤或窒息死亡;温度过高时,雏鸭远离热源,张口喘气,饮水量增加;温度正常时,雏鸭精神饱满,活泼,食欲良好,饮水适度,绒毛光亮,伸腿伸腰,分布均匀,静卧无声,吃食、饮水、排泄正常。5.饲养密度和分群。雏鸭的饲养密度要适宜,饲养密度过大,会造成鸭舍潮湿、空气污浊,引起雏鸭生长不良等后果:密度过小,则浪费场地、人力等资源,使效益降低。网上育雏时较合理的密度是:1—7日龄25—30只/平方米,8—14日龄15—25只/平方米,15—21日龄10—15只/平方米,22—28日龄8—10只/平方米。地面育雏密度应降低一倍。同时,注意冬季密度大些,夏季密度可小些。合理分群:按每群200—300只进行分群饲养,同时对小鸭、弱鸭、病鸭挑出来单独精心管理。6.保证通风换气。雏鸭新陈代谢旺盛,鸭排出的二氧化碳及粪便和残料分解产生的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浓度过高就会危害雏鸭健康,严重时会造成雏鸭氨中毒而大批死亡。因此,要随时保持育雏室的空气流通,合理的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排除室内多余水分,保持鸭舍干燥清洁,改善鸭群生活环境,达到促进鸭只健康快速生长的目的。7.做好疫病防治。搞好消毒:注重鸭棚及环境的消毒,以及料槽、饮水器的刷洗、消毒,选择2—3种不同的消毒剂交替使用,防止细菌产生抗药性。预防用药:重点预防雏鸭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支原体病,1—7日龄用抗菌药物预防,但一定要使用敏感药物。疫病预防:作好鸭瘟、鸭病毒性肝炎、鸭传染性浆膜炎、禽流感疫苗的免疫工作。注射疫苗时,加饮电解多维或维生素C粉拌料。注苗前后应停用抗菌药物1—2天。

5,怎样养好雏鸭?

养好雏鸭的关键技术 时间:2009-06-26 00:31 来源: 责任编辑:
核心提示:一、了解雏鸭的生理特点 雏鸭主要有三个生理特点。一是生长发育迅速;二是调节体温机能弱,难适应外界环境;三是消化器官体积小,消化能力弱。 二、做好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备足新鲜优质的全价饲料;其次,育雏室、饲养用具和必要设施要配备齐全,保证每羽雏鸭都能
一、了解雏鸭的生理特点

雏鸭主要有三个生理特点。一是生长发育迅速;二是调节体温机能弱,难适应外界环境;三是消化器官体积小,消化能力弱。

二、做好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备足新鲜优质的全价饲料;其次,育雏室、饲养用具和必要设施要配备齐全,保证每羽雏鸭都能吃到饲料和饮水;再次,育雏室、饲养用具等要用2%烧碱水进行消毒,干燥后用清洁水冲洗干净,最后,育雏室熏蒸消毒。

三、必须先饮水后开食

雏鸭出壳后没有饥饿感,在出壳后24小时后雏鸭绒毛已干,活泼好动,常发出“嘎嘎”的叫声,并开始活动互啄,这时就要先喂水后开食。若雏鸭精神倦怠,眼睛半开半闭,不愿活动,便已超过开食时间。雏鸭开食过早,容易损伤消化器官,影响雏鸭健康;开食过迟,营养供应不上,不利于生长发育。因此雏鸭开食的最好时间是在出壳后14~24小时之间。

切记:要先饮水再开食。在饮水中加适量葡萄糖或维生素C,能促进肠胃蠕动清理肠胃,促进新陈代谢,加速吸收剩余卵黄,增进食欲,增强体质。若在饮水中加入1/1000的高锰酸钾,还可起到肠胃消毒作用。

四、把握饲喂方法与次数

雏鸭的消化机能不健全,故而饲喂雏鸭时,每次不宜过多,只喂六七成饱,若一次喂得过饱,易造成消化不良,雏鸭胃肠容积小,而消化速度快,如果喂食次数过少,使雏鸭饥饿时间长,就会影响雏鸭的生长发育。

两周龄内的雏鸭在自由采食的情况下,采食的食物5分钟就可达到十二指肠,2小时开始排粪,4小时排空,喂食间隔时间超过4小时,雏鸭就处于饥饿状态。一般地说,雏鸭越小,食量越少,喂食次数越多。在育雏初期(即一周内)要做到少喂料、勤添料,日喂6~8次,加喂夜餐1~2次,以促使雏鸭活动。

五、切实搞好保温

温度是育雏鸭的主要技术措施,只有温度适宜,雏鸭的体热消耗少,生长发育快,成活率才高。1~3日龄 34~32℃,4~6日龄30~28℃,7~10日龄26~24℃,11~13日龄22~20℃。温度逐渐降低,每天温度变化不超过2℃。

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升温或降温要以雏鸭的行为表现为准,尽量满足雏鸭对最佳温度要求的反应。例如:在温度过低时,雏鸭怕冷,会靠近热源扎堆,互相取暖,往往造成压伤或窒息死亡;温度过高时,雏鸭远离热源,张口喘气,饮水量增加;温度正常时,雏鸭精神饱满,活泼,食欲良好,饮水适度,绒毛光亮,伸腿伸腰,分布均匀,静卧无声,吃食、饮水、排泄正常。

六、饲养密度和分群

雏鸭的饲养密度要适宜,饲养密度过大,会造成鸭舍潮湿、空气污浊,引起雏鸭生长不良等后果;密度过小,则浪费场地、人力等资源,使效益降低。网上育雏时较合理的密度是:1周龄25~30只/平方米,2周龄15~25只/平方米,3周龄1.0~15只/平方米,4周龄8~10只/平方米。地面育雏密度应降低一倍。同时注意冬季密度大些,夏季密度可小些。

分群:按每群200~300只进行分群饲养,同时对小鸭、弱鸭、病鸭挑出来单独精心管理。

七、保证通风换气

这是因为雏鸭新陈代谢旺盛,鸭排出的二氧化碳及粪便和残料分解产生的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浓度过高就会危害雏鸭健康,严重时会造成雏鸭氨中毒而大批死亡,因此,要随时保持育雏室的空气流通,合理的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排除室内多余水分,保持鸭舍干燥清洁,改善鸭群生活环境,达到促进鸭只健康快速生长的目的。

八、搞好疫病防治

1.严禁从疫区引进鸭苗。

2.搞好消毒。注重鸭棚及环境的消毒,以及料槽、饮水器的刷洗、消毒,选择2~3种不同的消毒剂交替使用,防止细菌产生抗药性。

3.预防用药。重点预防雏鸭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支原体病,1~7日龄用抗菌药物预防,但一定要使用敏感药物。

4.疫病预防。做好鸭瘟、鸭病毒性肝炎、鸭传染性浆膜炎、禽流感疫苗的免疫工作。注射疫苗时,加饮电解多维或VC粉拌料。注苗前后应停用抗菌药物1~2天。

6,怎样饲养雏鸭?

刚出壳的雏鸭身体软弱,活动能力较差,消化机能不健全,因此,不宜开食过早。一般于出壳毛干后(约12~24小时)开食为宜。开食之前要先教给雏鸭饮水,又叫“点水”,将雏鸭放在浅水盆(水深不超过1厘米)或装在竹筐内放入浅水中数分钟,让其嬉水并互相啄饮身上的水珠,水温以20~25℃为宜。早饮水有利于排除胎粪。饮水后将雏鸭放在干软的垫草上,让其在阳光下理干毛,便可喂食。第一次喂食叫“开食”,开食的饲料应选用营养丰富、体积较小、容易消化、适口性好、便于啄食的淀粉质粒状饲料,如小米、磨碎的黄玉米、碎大米等。喂前先煮熟,用清水洗去粘性,撒在草席或塑料薄膜上,边食边撒,使雏鸭随时都可以采食。第一次喂食只喂六七成饱,以免引起消化不良,以后每次喂料尽量喂饱,以促使消化系统发育;3日龄后雏鸭体内残留的蛋黄基本吸收完毕,对营养的要求迅速增加。因此,应适当增加少量动物性饲料和切碎的幼嫩青饲料。喂料要定时,让鸭吃饱、吃好,每次喂食后要给足饮水,一般1~3日龄每天喂6~8次;4~7日龄每天喂5~6次;8~15日龄每天喂4~5次;16~30日龄时每天喂3~4次。如果使用含粗蛋白质20%~22%、代谢能10878~11715千焦/千克的颗粒配合饲料,能使雏鸭迅速生长发育,获得理想的育雏效果。

7,雏鸭有什么生理特点?

(1)生长发育快鸭的日龄越小,生长发育越快。雏鸭阶段是鸭一生中相对生长最快的时期,所需的营养水平高。(2)有卵黄囊刚孵出的雏鸭腹部有1个卵黄囊,重量约为10克,其作用是供给雏鸭3日龄内的主要营养物质。健壮雏卵黄囊吸收快,生长发育快,而早开饮开食和适当供温,可促进卵黄囊吸收,弱雏卵黄囊吸收慢,生长发育迟缓,长大后多为残次鸭。(3)调节自身温度的机能不完善雏鸭体温比成年鸭低2~3℃,对外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差,自身调节机能不完善,同时绒毛薄而疏松,皮下脂肪层尚未形成,保温性能差。(4)胃的容积小,采食量小雏鸭生长发育快,所需要营养物质较多,消化代谢旺盛,但是雏鸭的胃容积又很小,而且没有明显的嗉囊,故而采食量很少,所以雏鸭日粮宜精不宜粗,而且饲喂次数要多,做到少喂勤添。

8,怎样鉴别雏鸭的公母?

鉴别雏鸭的公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体型区别 公雏鸭喙长、头大、颈长、脚高、尾羽尖、喙部周围毛边呈角型,体型较长;母雏鸭喙短、头小、颈短、脚矮、尾羽散开、喙部周围毛边呈弧形,体型短圆。(2)鼻部区别 公雏鸭鼻孔狭小,呈线状,鼻边硬粗,有起伏状;母雏鼻孔宽大、圆形,鼻边柔软,无起伏状。(3)鼓室区别 公雏鸭在其颈基部二锁首处,有个膨大的球状鼓室,它是鸭的发音器官,从体外胸前可摸到,直径约3~4毫米,母雏鸭无上述特征。(4)翻肛鉴别 用左手提鸭,右手的拇指、食指翻开肛门及泄殖腔,如果里面有芝麻大小竖立的小凸起,就是阴茎,即为公鸭;如仅有皱襞而无小凸起则是母鸭。

9,如何进行雏鸭的公母鉴别?

在养鸭生产中,种鸭往往需要公、母分开饲养,蛋鸭通常只饲养母鸭。因此,雏鸭雌雄鉴别非常重要。雏鸭公母鉴别方法目前主要采用肛门鉴别法,分为翻肛法、捏肛法和顶肛法。在雏鸭出壳4~5小时羽毛干燥、整洁后,可进行雌雄鉴别。应在雏鸭出壳后24小时内完成鉴别,时间超过24小时后,鉴别率降低,而且不利于雏鸭健康。
(1)翻肛法 用右手抓住雏鸭,迅速传递给左手,用左手保定雏鸭,雏鸭背靠掌心,肛门朝上,用无名指和小指轻轻夹住雏鸭。右手翻肛,见到米粒大小的生殖突起(即阴茎)即可判定为公鸭,如无生殖突起则是母鸭。
(2)捏肛法 用左手保定雏鸭,方法和翻肛法一致。右手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肛门两侧,上下或前后轻轻触摸,感觉公、母雏鸭肛门部位皮肤下的结构差异,若发现有似芝麻粒或油菜籽大的突起,尖端可滑动,根部相对固定,即可判为公鸭,否则为母鸭。
(3)顶肛法 用左手保定雏鸭,保定方法和翻肛法一致。右手食指与无名指夹住雏鸭两侧,中指在其肛门外轻轻往上顶,如有小突起的感觉则为公鸭,否则是母鸭。

上一篇:丝绵木

下一篇:农历正月初三